2019年4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在北京共同举办“一带一路”发展研讨会。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理事长王伟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中巴友好协会会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巴基斯坦参议院副主席萨利姆·曼迪瓦拉,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代表及多名国外嘉宾代表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等参加了会议。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发表讲话:

       尊敬的王伟光主任、赵白鸽主任,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特别高兴应邀参加今天的“一带一路”发展研讨会,也代表着“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对会议的召开,特别是这本书的正式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各位新老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再过几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年度发展报告已经连续出了很多年,在今年这样的时间节点发布正好可以发挥决策参考这样一个作用,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报告的作者汇聚了一批大家在里面,文章的质量水平很高,既有对“一带一路”建设进展的梳理,也有对“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既有对各领域合作的跟踪研究,也有对城市海外工业园区等等一些在微观层面很认真很仔细的观察,可以说理论和实践,点和面结合的很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操作层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蓝迪国际智库,特别是作者对新书出版付出的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推动中国和世界的联动发展。如果简单回顾第一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时间不长,但是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方向,增添了新的信心,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打开了新的空间。同时也为国际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创造了新的机遇。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区域和全球经济治理进行了新的探索,也积累了新的经验。正是在伟大的实践基础上,国内外政商学界各届人士进行了理论探索,这些理论探索涌现出许多特别精彩的思想、见解和观点。我们进入第二环节,我也想在思想层面做一点贡献,我和同事一起商量,想从方法论角度谈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粗浅理解。

       第一,“一带一路”坚持问题导向,为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当年世界处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不稳定因素增加,机遇挑战前所未有。“一带一路”找准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探索出一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实体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注重国际联动的新路径,探索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理念的区域和国际治理的新路径。方向对了,自然应者云集,这也是为什么“一带一路”这样一个理念能够进入到联合国20个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重要组织当中。可以说,“一带一路”开辟了一条顺应国际民心的正确道路。

      第二,“一带一路”坚持聚焦重点,推动全球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在与相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坚持抓住发展的牛鼻子,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几年下来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中欧班列、陆海贸易新通道等大通道建设,铁路、港口、公路、网管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海外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商品、货物、资金、信息、技术等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一切有效促进了自然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一带一路”建设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世界银行和国际机构有一些研究报告可以说明这些。比如说这项国际合作倡议使得西亚经济走廊上的贸易成本降低了10.2%,“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加了4.1%,同时使全球贸易成本下降了1.1%到2.2%,东亚和太平洋地区GDP增长2.6%到3.9%。这些具体数字说明“一带一路”坚持聚焦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这样一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第三,“一带一路”坚持协调推进,努力塑造普惠共赢的格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它不是孤立的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而是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思路,注重发挥工程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协同推进五通,让相关国家的民众普遍受益。

      正是得益于这样一个倡议的实施,哈萨克斯坦、老挝等国家将实现海洋梦,中巴经济走廊创造了数万个岗位,满足了100万户用电需求。斯里兰卡因为两国间的合作迎来独立以来的首条新建的铁路。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效应在日益体现,既体现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也体现为各国经济增长曲线的上扬趋势,更体现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切实、有形的提高。随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我们坚信这样一个国际合作倡议,它的实践将进入更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发展阶段。

      这当然也会对智库研究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的代表,智库的研究有几点想法,跟同行们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研究如何让“一带一路”更好的惠及普通民众,这应该是下一步研究重点。共享研究成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倡导各方在合作中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探索让合作成果更好造福普通民众。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做,怎样来做等等。这都是为我们智库的研究工作点了题。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和项目所在地,和途径的国家、合作伙伴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让两者之间,让“一带一路”建设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第二个想法,我们可以坚持以动态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在新的阶段,在第二个阶段,它可能或者说已经面临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随着倡议的不断落实和推进,合作当中我们会不断碰到一些突出的技术等重要问题,比如说进入新阶段以后,合作的机制到底怎么搭建。再比如说,如何开展第三方的合作,如何在新的阶段,为“一带一路”构建一个更加友善、积极的国际舆论环境,如何更好的维护“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在第二个阶段,一些大项目的推进,软硬项目的推进要继续加强往前,但是一些软项目,小而美、短平快的项目怎么做,做这些需要哪些新的参与主题进入,需要哪些更多的合作方参加,这都是我们可以研究话题。

      第三,“一带一路”以新的实践为基础,深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带一路”是重大的实践创新,也是理论创新,随着时间推移,理论体系将会也必须清晰起来。我们紧跟“一带一路”步伐,不断深化对倡议的深层理论逻辑的认识,逐步构建起“一带一路”有着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用这样一种理论体系更好的指导新阶段的实践,用这样一种话语体系更好的培护“一带一路”在新阶段的推进。习近平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产生的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可以说为智库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主持人说要珍惜这样一个时代,作为智库这个领域工作人员,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感到很兴奋,觉得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期待广大智库同仁们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合作,共同推荐理论创新、实践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预祝今天的会议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