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工信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023—2025年拟分三批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在哪?

根据全球权威的IT研究咨询公司Gartner(高德纳)的统计,成功的数字化转型能让企业效率提升20-25倍;但这个过程中仅不到20%的企业转型成功。

数字化转型,究竟难在哪儿?

尽管5G、云计算、物联网盛行,但对于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并非一次简单的“治疗”,而是一场复杂的“手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战略缺位”“能力难建”“价值难现”的难题。

1)战略缺位

对于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自上而下的“改头换面”,涉及战略设定、工具应用、平台化集成等诸多阶段。相比于单一模块的数字化,企业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从愿景和战略层面建立数字化蓝图。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身实际、针对业务不同环节各个场景寻找解决方案,避免浮于“顶层设计”的表面。而对于任何一个规模的企业而言,厘清明确的转型方向并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都并非易事。

2)能力难建

在顶层统筹的基础上,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同时具备数字技术和人才支持。一是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系统制度和经营流程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有比信息化要求更高的数字化架构支撑。二是企业需要有兼具业务能力和数字化理念与技能的新一代人才,才能释放数字技术的能力。

202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发掘数字人才。图/新华网

3)价值难现

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难点还在于如何释放转型的价值,使其真正触及企业经营的核心,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持久战,工作量大,投资见效慢,周期长。在缺乏阶段性、渐进式的有效评估下难以完成,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挑战极大。


最新政策支持,解决企业转型难题

1)实现什么目标?

此次试点,旨在支持地方政府探索形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市场机制和典型模式,梳理一批细分行业,培育一批优质服务商,开发集成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通过示范带动、看样学样、复制推广,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工作人员在数字化工厂内作业。图/新华社


2)如何实现?

《通知》及时传达政策信号,推动企业抓紧明确转型需求,及时与市场对接,进而调整产品结构、技术结构。《通知》从供需两端发力,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资金和技术问题,帮助企业与数字服务商、材料供应商、商品需求方等高效对接,并使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在同一信息化平台上获得技术支持、展开竞争。具体举措包括:

  • 支持试点城市选择重点行业和相关中小企业,梳理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需求,采取市场化手段公开遴选数字化服务商;

  • 支持试点城市围绕数字化转型加大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供给;

  • 支持中小企业利用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的平台能力和数据基础,实现订单、设计、生产、供应链等多方面协同,推动“链式”数字化转型,提升强链补链能力。


3)覆盖哪些行业?

根据《通知》,各试点城市应将制造业关键领域的中小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的重点方向,重点向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中小企业倾斜。要选择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中小企业作为本次数字化改造的重点对象。

山东惠民县搭乘数字化改革快车道,深入融合“工业+互联网”。图/中新网

4)提供哪些支持?

政府在资金补贴和服务商遴选方面具有明确责任。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奖励。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兵团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其他地级市、直辖市所辖区县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1亿元。每个城市试点期两年。

资金可用于被改造企业选择数字化服务商,也可用于与数字化改造相关的软件、云服务支出,以及网关、路由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支出和咨询诊断等服务支出。

数字化服务商选择由试点城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牵头,结合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的共性特点和被改造企业的个性需求,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遴选,供被改造企业自主选择。

在试点实施期满时,要实现细分行业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应改尽改”、规下工业中小企业“愿改尽改”,即每个细分行业规上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比例应达到90%以上,规下工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上的比例应实现明显提升。

5)如何保障政策有效落地?

将资金用在刀刃上。《通知》明确,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得用于财政供养单位人员福利、公用经费、机构运转经费等支出,不得用于楼堂馆所等基建工程支出,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

奖补政策要与原有扶持政策衔接配套。据介绍,对已获得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改造试点的中小企业,本次试点工作不再重复支持。

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杭州举行。图/中新网

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指导试点城市分年度开展绩效自评。实施期第一年结束后,进行中期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拨付奖补资金的重要参考。实施期第二年结束后,将开展实施期后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拨付奖补资金。

此外,各级政府对人才奖励政策,要做到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事业单位一视同仁,激发全链条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