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9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九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在武汉举行。

来自中国、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瑞士、加拿大、德国、印度、荷兰、葡萄牙、英国,共11个国家,国内外42位著名专家和17名青年学者在大会发言。来自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英国社会科学学院、莫斯科大学、格罗宁根大学、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全球伦理网等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线上线下5000余人参加了论坛。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金鑫,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琼,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士、华威大学社会学系奥古斯特·孔德,社会认识论讲席教授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等出席开幕式。

蓝迪国际智库应邀参加第九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蓝迪国际智库秘书长马融代表出席活动并作主题报告。


聚焦国际议题,回答全球治理之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遭遇危机,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人类文明将会走向何方”成为了亟待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而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能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为走出当前时代困境、回答全球治理之问贡献重要的智慧。在此背景下召开的“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嘉宾发言紧紧围绕“文明互鉴和全球治理”这一核心论题,集思广益贡献理论和实践智慧,从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基础、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愿景、文明互鉴的逻辑构建、文明互鉴与全球治理实践的辩证关系、文明交流互鉴与全球治理问题等角度出发,积极献言,呈现了一场丰盛的思想交流盛筵。此外,本次会议还积极探讨了社会认识论当代视域下的“文明互鉴”问题,深化了本次论坛论题的哲学意蕴。


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落实“三大倡议”

蓝迪国际智库秘书长马融在18日下午的主旨报告环节作了题为“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落实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的报告。

马融认为,今年的一系列外交活动表明世界需要携手同行、各国间的务实合作迫在眉睫,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实践的三根坚固的柱石。充分理解这“三大倡议”,有助于应对当前各国面临的发展难题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

马融表示,落实“三大倡议”,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一带一路”国家,同样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适用于全球治理。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及硬件设施建设,更要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全方位建立平等友好的共商机制、高效系统的共建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共享机制,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