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构建“1+6+N”活动框架,以开幕式、主论坛、专题论坛、特色活动等为构建技术与人、城市与生态和谐共进的全球数字经济新生态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呈现开放共享、聚焦前沿、产业融合、增强体验四大亮点。

大会期间,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关村科学管委会联合支持,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承办的2025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暨数字经济标杆企业评价报告发布活动圆满举行。

全体大会现场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李辉,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会长刁志中为论坛致辞。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原副部长、高级研究员王晓红,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重庆永川区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戚祖荣,江西融合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良等蓝迪平台专家及机构代表出席论坛。《对外开放新篇章·数智发展新时代——蓝迪国际智库2024年度报告》在论坛上正式发布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发表主旨演讲

赵白鸽主任发表题为《数智时代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价值与机遇》的主旨演讲。她在发言中指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2023年提出的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平台赋能、集群发展、数据要素、技术创新、安全保障、共生共赢”六大倡议,战略清晰、路径可行,经过三年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

产业互联网通过技术融合,影响远超消费互联网,对国家乃至全球经济至关重要,可以打破产业边界,构建协同共享、数字化赋能的新型产业生态;通过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对各传统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推动产业向着“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升级,意义重大。产业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蓝海,产业互联网形成后,要以推广应用和标杆作用发挥作为落脚点;且在落地过程中,需要形成共生、共享的新生态。

赵主任也指出智库在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智库为国家、地方政府、协会组织、企业等提供智力支撑。智库要在识别新兴产业、建立行业标准、树立企业标杆以及形成企业联盟上发挥重要作用,以此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蓝迪国际智库秘书长马融进行蓝迪国际智库2024年度报告解读

成果发布环节,蓝迪国际智库秘书长马融解读了蓝迪国际智库2024年度报告。他指出蓝迪国际智库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第四次产业革命发展和实践、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宗旨;作为“新思想的产生者和践行者”“资源的整合者和配置者”,秉承着“服务国家、社会及人民的需求,以结果为导向”的原则,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参考范本。

蓝迪的发展成果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平台和网络的建设,蓝迪已成长为汇聚智库、城市、企业、媒体、国际五大网络的综合平台;二是话语体系的建设,蓝迪旨在搭建起以智库为桥梁的沟通渠道,实现对决策、社会和国际的影响力;三是国际化发展,蓝迪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全球南方”国家均已建立起流畅的沟通机制,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四是重点区域培育,蓝迪通过助力地方政府进行战略规划、产业布局、企业对接和营商环境建设,助力形成多地协同、政企深度融合、产业创新升级发展的新格局。

报告从对2024年国际局势的研判,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解读,到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并以数字赋能百业的视角,解读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结合调研,探索出“链主引领、数字驱动、生态协同”助力产业发展的路径。报告也总结了蓝迪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收录了在智库研究、重大活动以及公共外交上的实践。蓝迪至今已完成百余篇智库研究报告,并举办了百余场重大活动,在各层面、多领域、各维度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此外,报告也展示了蓝迪十年来积累的国内外合作机构、专家和企业,聚焦数字经济、大健康、低空经济、绿色发展等,综合体现出蓝迪作为资源整合者的能量所在。

嘉宾为蓝迪国际智库2024年度报告揭幕

报告的发布仪式上,赵白鸽、王晓红、戚祖荣、冯奎等嘉宾共同为蓝迪国际智库2024年度报告揭牌。

蓝迪始终秉持“思想引领实践、研究服务决策”的理念,持续产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优质智库产品。从2015年的《探索新型智库发展之路》为起点,蓝迪每年都会对当下国内外的历史性大事件、区域经济发展新变化、产业升级新契机、企业转型新方向等议题进行研究,回应社会关切;并结合实践,给时代交出蓝迪的答卷。蓝迪十年来智慧的结晶,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可行的创新路径。

蓝迪国际智库年度报告中的国际政经研究,政策解读、产业分析、资源网络,不仅为政策制定、区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更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能够真正意义上从多维度、全面并高质量地推动企业发展与解决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