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5“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高质量合作与全球和平稳定发展”为主题,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院共同承办。中联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马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副主席法里亚斯,罗马尼亚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塞韦林,安第斯议会前议长、秘鲁国际政治研究院院长帕切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43个国家的200余位政党政要、智库学者、工商界人士围绕论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中联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马辉致辞

与会嘉宾高度评价中国发展成就对赋能全球发展繁荣作出的重要贡献,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从不同维度推动引领国际互利共赢合作、促进全球和平稳定,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强大确定性和正能量。本次论坛还举行了成果发布、全体会议、平行论坛等活动,聘请塞韦林,帕切科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吸收7家国外智库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中联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马辉致辞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应邀出席2025“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并在全体大会上做首位发言。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作主旨发言

赵白鸽主任表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时代大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作为思想的源泉和政策的建言者,各国智库在推动高质量合作、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发展方面大有可为。愿与全球同行加强合作,秉持客观、科学、开放的态度,通力协作,为应对全球挑战、完善全球治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以下为赵白鸽主任发言全文: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肩负着推动世界走向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共同责任。

回望历史启示未来,把握当下机遇挑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这两个沉甸甸的历史坐标,为我们审视当下、启迪未来提供了深刻镜鉴。80年前,世界人民以巨大牺牲赢得了抗击法西斯主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联合国应运而生,承载着各国人民免于战争恐惧、共享发展繁荣的崇高理想。80年后的今天,我们身处一个既充满无限希望又交织复杂挑战的特别时代。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这一愿望正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和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能。各国利益深度融合,相互依存从未如此紧密,构建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然方向。另一方面,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回潮,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复苏道阻且长,气候变化、粮食能源安全、公共卫生危机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压力,国际社会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在此关键时刻,是选择对立分裂还是对话合作?是选择封闭排他还是开放包容?是选择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答案关乎世界未来和人类福祉。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从80年前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团结代替分裂,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包容代替排他,携手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美好世界。

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共商共建共享未来

面对全球治理赤字加剧、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时代大势,提出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原则的全球治理观,并进一步发展为内涵丰富、系统完整的“全球治理倡议”。这一倡议是中国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核心要义在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全球安全观、坚持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文明交流互鉴。

“全球治理倡议”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它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正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将倡议精神实质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国际网络安全、促进公共卫生合作、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等具体领域,共同提升全球治理体系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刷新国际合作范式

作为推动全球发展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步入新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建设正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更加注重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底色、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合作的赋能、更加注重民生领域的“心联通”。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务实合作平台;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不是封闭的俱乐部,而是开放的朋友圈。它完美诠释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中国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一道,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追求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为全球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激发智库独特潜能,担当时代崇高使命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思想的力量愈发珍贵,理性的声音尤为可贵。作为思想的源泉和政策的建言者,各国智库在推动高质量合作、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发展方面大有可为。新时期,我们应更积极地有所作为:

做和平发展的“瞭望者”与“预警器”。深入研究和精准研判国际形势演变,敏锐洞察风险挑战,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分析判断,为政策制定提供学理支撑和决策参考。

做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与“传播者”。深化对全人类共同价值、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的研究阐释,促进国际社会形成更广泛共识。搭建多元交流平台,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人士的沟通对话,增进理解,消除误解,凝聚共识。

做创新思想的“孵化器”与“策源地”。聚焦全球性挑战和长远发展问题,开展联合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务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特别是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科技伦理治理、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贡献智慧方案。

做合作桥梁的“搭建者”与“加固者”。发挥智库联系广泛、地位超脱的优势,积极拓展和深化国际交流网络,推动二轨外交和民间对话,增进各国政界、学界、商界之间的互信,为官方合作奠定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作为国际智库的一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愿与全球同行加强合作,秉持客观、科学、开放的态度,通力协作,为应对全球挑战、完善全球治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合作的力量无远弗届。站在又一个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节点,让我们从80年的历史沉淀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代替分裂,以包容代替排他。让我们共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化高质量合作,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建设一个远离战争、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