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开放发展高层咨询会现场

9月27日,应广西省委省政府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蓝迪国际智库专家代表团参加在南宁举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开放发展高层咨询会。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政府、蓝迪国际智库承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黄奇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秦如培、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成员王郡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会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罗陈娟、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成员徐林、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著名物流专家施先亮、蓝迪平台企业爱泊车创始人兼CEO闫军等出席会议。中国社科院和蓝迪国际智库的专家团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战经验,对地方进行过行之有效的指导,同时也对各个产业或者对各个领域产生影响。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智库和蓝迪国际智库会根据广西的发展和规划需要,提供智力支持。会议由赵白鸽主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罗陈娟发表讲话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罗陈娟首先向各位蓝迪智库专家代表作了关于广西发展总体情况的汇报。随后,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代表纷纷发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黄奇帆发表讲话


黄奇帆预见性地指出,广西的自贸试验区虽然是我们国家18个自贸区中最新推出的一个,但在未来几年,其发展速度、发展效果及其发挥的功能可能会迅速的领先其他的自贸区,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具有“天时地利人和”,可能发挥特殊的作用。从天时上看,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的是为了对标FTA。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第七章讲到下一步开放要融入和参与双边的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和各种自由贸易协定。为了顺应自由贸易协定,要在上海等一些地方搞自贸试验区,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标是为了我们全面的融入FTA的过程中进行试验。FTA可实行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有它特定的营商环境。现在东盟十个国家之间就是零关税、零壁垒,我们要按照FTA自由贸易协定国家营商环境进行探索。FTA的营商环境不是为了跟过去的开发区、保税区比高低,而是要对其提升、改善,要对标WTO、对标FTA,实现其国际化、法治化发展。中国18个自贸区都和FTA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最早可能签定的FTA就是东盟10国+日本,共11个国家。我们是亚洲的大国,进入FTA,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才真正有意义,否则就是60-70%孤立地在搞相关建设。广西自贸试验区正是《决定》的再次实践。会上,黄奇帆对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提出了有关税收、金融、贸易等多方面多条建议。

王郡里在会上指出,智慧城市在实现新科技应用和创新时,不仅要考虑小环境,如环保、垃圾处理等问题,同时要考虑大环境,即整体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改善。要考虑引进新型技术产业来发展好广西的经济,同时也要维护好广西的生态。他还建议广西进一步论证放开低空开放和军民融合的发展。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成员徐林


徐林就广西城镇化和生态价值问题发表意见,他认为,广西要进一步放低城市落户门槛,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在生态价值方面,广西应该进一步考虑建立起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的机制。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作总结发言


赵白鸽作了总结发言。她强调,围绕广西-东盟这条发展主线,广西要做以下四大研究:一是东盟各国国别情况调查研究;二是广西产业分析研究;三是适合广西学习的案例研究;四是对广西现有和未来所需的政策进行研究。同时,为更好地推进广西自贸区的建设,还要做好对于新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秦如培发言

会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秦如培期待携手蓝迪国际智库,根据广西的发展需求和当前国家给予广西的发展战略定位来做好广西未来开放发展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