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日报:蓝迪国际智库研究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二十国集团(G20)经济政策合作中的一大核心内容。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中国重启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在G20层面继续推进完善国际金融架构。在G20杭州峰会即将举行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9月1日在北京发表《“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完善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开发性金融是推动国际金融合作的中坚力量,科技创新可以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报告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提供完善全球治理的新动力,正在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活力,正在展现全球发展的新前景。“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各国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提振区域和全球经济,发挥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促进资源整合和双赢合作。

“目前全球经济低迷,传统刺激经济的手段难以带动全球经济走出困境,局部短期的刺激对于全球经济近乎失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急需找到新的发展动力来刺激经济。”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德恒律师事务所主任、全球首席合伙人王丽在报告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可能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强劲的动力。”

“对于全球金融治理架构改革,各国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争议,但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作为一项基本共识,得到各国支持和确认。”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邢军表示,开发性金融是推动国际金融合作的中坚力量,只有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才能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和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务实开展。

蓝迪国际智库项目官员、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主任黄宁宁在报告中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如何确保自身金融市场稳定,为国际金融秩序作出贡献,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创新非常重要,只有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地应对金融危机”,蓝迪国际智库平台成员企业,启迪清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闫俊杰在报告中表示,随着中国科技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对中国整体软实力的提升必然带来巨大的正面效果。

蓝迪国际智库平台成员企业,至玥腾风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张剑辉也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很大的工业制造升级空间,可以开拓、激发很广阔的市场需求。在工业制造升级过程中,科技创新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对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意义重大,将搭建从共识到行动的链接平台”,蓝迪国际智库平台成员企业,陕西省西咸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投资部部长詹珽表示,“作为智库,首先要形成一套具有蓝迪国际智库特色的理论体系,其次要注重理论指导实践,促进项目落地。”

自2015年成立以来,蓝迪国际智库充分发挥平台专家的智力优势,围绕G20关注的创新增长、经济治理、国际贸易投资、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提出了许多决策咨询方案。


(二)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企业家:G20峰会将给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备受瞩目的G20杭州峰会4日正式拉开大幕,峰会预期会在创新等多个领域结出丰硕成果。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企业家在峰会期间接受本报访问指出,相信峰会成果亦将给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他们建议,香港未来不是要排斥内地,而是要紧跟世界发展总趋势,更好依靠内地,进一步加强与内地合作,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一带一路等方面寻找新的定位,发挥重要桥梁和节点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各国经济发展面临困境,亟需新的突破口,正在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将为此开出中国药方。曾在香港工作生活6年的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企业成员、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济武认为,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香港,应通过G20峰会在全球格局中找到新的定位,一是要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自身作用,更多与内地相互协同;二是要与内地的对外投资活动,比如一带一路等,相互衔接,发挥香港的重要节点作用。

创新是此次G20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峰会将出炉创新增长蓝图。王济武说,创新才能带动发展,香港传统的地产和金融经济比重偏大,未来发展亟需创新转型,而未来的创新应是全球协同的创新,香港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发挥自身优势。他认为,香港的自由港地位是香港最大的优势。

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企业成员、至玥腾风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张剑辉指出,G20峰会的成果更多是全球经济领域的合作和治理的优化与改革,而未来香港可从两方面加以创新进一步振兴经济。一是将科技创新作为切入口重振香港实体经济。香港制造曾经是一块品牌,但近些年香港制造基本上已消失殆尽,未来香港制造应着眼于科技创新领域,比如3D、基因工程、智能、电子等方面,可结合内地科技创新成果,利用内地基础制造的成本优势。他说,香港如失去实体经济只强调虚拟经济将失去造血功能。

其次,张剑辉认为,香港要进一步延深和拓展自身金融优势,在融财(钱财)和融才(人才)方面加以创新。他建议,香港可考虑将一带一路的人民币的离岸交易和跨境结算等争取落户到香港,充分发挥香港的融财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亦此次G20峰会的一大亮点。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企业成员、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刁志中表示,香港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开发管理、中介咨询等成熟的经验和优势,香港应积极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中介服务等专业能力,与内地企业共同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建筑市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指出,香港一方面可传继发达国家在建设领域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背靠内地,将内地与发展中国家相关机遇结合起来。

赵白鸽特别强调,中国是一颗不断崛起的新星。香港要紧跟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既要保持好原有优势,同时更要依靠好内地的市场、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在新的格局中发挥新的作用和优势。


(三)解读G20峰会:“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的范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左二)以及来自蓝迪智库的其他相关人士做客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经济圆桌”节目。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记者马常艳)G20杭州峰会召开之际,来自蓝迪国际智库的专家在此间表示,G20和“一带一路”在理念、利益机制、优先发展等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G20关注的创新增长、经济治理、国际贸易投资、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一带一路”倡议都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将“一带一路”纳入G20框架,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的范例。

G20峰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备受各国瞩目,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经济圆桌”节目邀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德恒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全球合伙人王丽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谦从不同视角来解读G20峰会传出的重要信息。


G20杭州峰会:三大问题急需讨论和解决

G20杭州峰会明确“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并且提出“中国方案”和“中国主张”。各界密切关注此次峰会将为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怎样的“新动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赵白鸽表示,G20杭州峰会是在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时期下召开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如何和各国一起探讨未来全世界在治理和发展方面的新对策,杭州峰会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这一次杭州峰会的各国代表都充满期待。各国希望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在治理结构上有一个新的突破点,希望通过创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赵白鸽认为,这次杭州峰会,不仅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也会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将为全球提供重要智慧和决策。

赵白鸽指出,目前全球治理有三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G20杭州峰会上会做充分的讨论。第一个问题是全球化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投资和贸易,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利用新科技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目标。

现在对于全球化有不同的声音,有声音认为全球化造成贫富不均,造成区域间的冲突和风险。但是随着信息的全面拓展,以及贸易开放的扩大,全球化势在必然。赵白鸽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全球化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用最高的智慧来实现大家共赢的局面。

对于投资和贸易,赵白鸽认为,G20杭州峰会很可能将制定相应的规则,形成共识,并加大投入,使投资和贸易更有效地开放。


G20和“一带一路”高度契合

赵白鸽认为,G20峰会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有区别,又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一带一路”体量庞大,能否纳入G20框架,以及能否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备受期待。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并提出共商、共建、共享以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重要原则。2015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近1万亿美元,我国同沿线65个国家中投资49个国家,共计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

赵白鸽表示,“一带一路”是互联网高科技背景下,包容性增长的特别好的案例。它实际上没有国家边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这个全球化有“三共原则”,即共商、共建、共享,不能只有一方积极努力,而是要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来做。

赵白鸽认为,在G20聚焦的重要问题上,“一带一路”不仅回答了为什么,而且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很可能不仅对G20未来发展,而且对全球全面发展都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原则,实际上把G20当中一些特别关键的问题,用很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一带一路”和G20这两者之间在理念、利益机制、优先发展的领域都有很大共通之处。据统计,G20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如果G20与“一带一路”能够很好地融合衔接,将对经济增长、创新发展产生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德恒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全球合伙人王丽。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王丽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她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已获得沿岸60多个国家的响应,各个国家纷纷制订自己发展规划,主动跟“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来对接,双边和多边会议经常进行。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谦。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刘谦表示,“一带一路”国家有44亿巨大的人口的储量,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G20和“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融合和连接,消除了以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发展的孤岛。


G20对接“一带一路”才是真正的世界大同

“一带一路”倡议体量庞大,涉及国家众多,在中国推进这一倡议过程中,碰到一些挑战和质疑在所难免。

针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的挑战,赵白鸽认为,首先必须积极应对挑战,达成共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如果仅有中国人的热情,那是绝对不够的。这个共识基于“三个共同体”,就是命运、责任和利益的共同体。此外一个特别大的挑战,是由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全球治理和创新都面临一个特别特殊的历史阶段,原来的一些治理模式不是说要全部推翻,至少需要改善。怎么改善,向哪个方向改善,由谁来改善,这些问题必须把人类共同智慧结合起来解决。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发达国家可能会提出:“你们在这里忙活半天,我们发达国家怎么办?”对此,赵白鸽指出,欧盟和北美很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都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G20包含了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如果把“一带一路”周边需要帮助的国家进行很好的对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同。

也有很多老百姓在说,中国自己还有很多贫苦地区,把这些钱全部都投国外了,国内怎么发展?赵白鸽指出,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因为对于一个机构而言其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机构本身的资源和人力,对一个国家而言亦然。还有很多老百姓在问,“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什么?赵白鸽认为,如果能把世界资源组织起来,那肯定比仅仅整合中国的资源要带来更多的效益。


“一带一路”是G20的重要基点

赵白鸽指出,“一带一路”绝对不是中国项目,它是一个全球项目,能组织到多大的资源,它就到全球哪个角落。“一带一路”实际上也是G20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特别重要的基点。

面对种种挑战甚至质疑,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赵白鸽指出,我们需要在运作层面下更大的力气。运作层面需要更多的资金,需要有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需要有一批非常智慧的人,国家在这方面特别是以形成企业为主导这样的思路正在形成。现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以及由谁来共同组织平台和资源,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其实不是个人智慧的竞争,也不是单一国家的国力竞争,而是组织资源的能力和平台能力的竞争。为此,要运用现代化创新手段,设立新的治理模式、管理方法,把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

赵白鸽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提供完善全球治理的新动力,正在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活力,正在展现全球发展的新前景。“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各国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提振区域和全球经济,发挥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促进资源整合和双赢合作。


(四)赵白鸽:G20杭州峰会将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记者符仲明)9月4日,G20杭州峰会正式开幕。当天,在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经济圆桌”节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表示,这次G20杭州峰会,不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将从全球治理的角度为全球提供“中国智慧”。

赵白鸽表示,G20杭州峰会,是在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时期下召开的。目前全球经济衰退,在安全发展等问题上都碰到诸多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杭州峰会将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各国一起探讨未来全世界在治理和发展方面的一些新的对策。这次除了G20国家之外,还邀请了多边组织和一些重要的地区代表,这次会议对整个全球的治理和创新发展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

赵白鸽认为,这一次参加杭州峰会的各国代表都是充满期待的。第一期待就是希望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展国家一起在整个治理结构上有一个新的突破点。第二个期待,是希望通过创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赵白鸽:“一带一路”是G20的重要抓手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记者符仲明)9月4日,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经济圆桌”节目,将话题定为“聚焦G20杭州峰会与‘一带一路’。”在本期节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表示,“一带一路”回答了G20所要探讨的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即全球化、投资和贸易和利用新技术的问题,可以说“一带一路”是G20特别重要的抓手。

赵白鸽表示,现在整个世界的共识,有三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全球化,第二个问题就是投资和贸易。投资和贸易很可能通过峰会,制定相应的规则,形成共识,实行非常有效的投入,使投资和贸易更进一步的开放和更有效的开放。第三个问题,如何利用新的技术,特别是科技,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现新的目标。

赵白鸽认为,“一带一路”不仅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的原因,而且回答了“怎么做”这个问题。她表示,“一带一路”有个“三共原则”,叫做共商、共建和共享。所谓“共商”指的是各国在一起来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由A给B一个指令;所谓“共建”,不是A一方在工作或者是B一方在工作,大家可以通过多边和双边的形式来工作;第三个“共享”特别重要,由此所产生的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因为没有利益有效分配,其他东西就都是做不成的。

赵白鸽还强调了“五通”。她说,“五通”实际上把G20当中一些特别关键的问题,都用一个很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了,“五通”包括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比方像基础设施,如果没有非常好的基础设施,想要让那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是不可能的;比方像政策联通,如果没有在法律和政策上面的协调,投资会遇到问题,税收会遇到问题,劳工会遇到问题等等。所以“五通”是“一带一路”特别核心的内容,而“一带一路”又是G20特别重要的抓手。


(六)王丽: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输出大量优质项目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记者符仲明)9月4日,在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新一期“经济圆桌”节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一带一路”服务机制主席、德恒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全球合伙人王丽博士表示,从全球的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和贸易总量来看,“一带一路”绝对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有可能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动力源。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输出了大量先进的项目和产能。

王丽介绍说,“一带一路”倡议已获得了沿岸60多个国家的响应,各个国家纷纷制订了自己发展规划,像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的规划,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的规划,还有像韩国的韩亚倡议,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泰国的边境特区等等。这些发展规划都是跟“一带一路”密切相关,而且主动跟“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来进行接口,双边和多边会议经常进行,而且很多项目都是基于所在国的需要,提出需求,由中国提供资金、技术,包括各个方面的一些产能,共同合作而落地。

“一带一路”国家给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的时候,总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投入,第二个是制造能力、技术创新,第三个再走向更高级别的,像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一带一路”国家产生巨大的需求。按照中国2015年人均GDP8千美元这样一个水平来计算,还有36个国家在中国之下,那么这36个国家按照2015中国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强度,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差不多两万到四万亿美元之间。这样一个巨大的投资需求,应该说不光给“一带一路”,给全球经济将是一个巨大的支撑力。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些项目的落地过程当中,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高速列车等先进的优势产能放到这些国家,满足了些国家对它的渴望和需求。这些项目的实施,获得了这些国家和中国企业的欢迎,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一带一路”不光是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回避的一个题目,也是不可能不支持的新的发展动能。


(七)刘谦:G20和“一带一路”融合消除信息孤岛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记者符仲明)9月4日,在由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经济圆桌”节目上,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谦表示,G20和“一带一路”有着非常重要的融合和连接,它们共同解决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从信息上面消除了以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发展的孤岛。

刘谦表示,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会产生对产品和服务的巨大商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44亿的人口的储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G20和“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融合和连接,还解决了一个根本问题,从科技视角来看在信息上面,消除了以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发展的孤岛。因为以前每个国家发展的时候,是在一个相对信息独立、信息闭塞的空间发展。比如说这个市场有空间,另外一个市场可能有产能,但是两个之间怎么衔接这点是没有的。

刘谦说,以前在传统的产能和传统的科技力量下面,可能贫富差距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国家与国家之间可能会产生对立,比如说南北对话。但是在科技的力量,特别是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下,其实是一种包容性增长,是把所有国家变成纽带式的连接。所有国家共同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上面来共同发展。

刘谦说,以前中国重点是要素市场,靠资源密集型来增长,但是现在如果把整个中国变成一个封闭大市场,中国这些要素的优势已经不是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了。所以把中国的边界也打开,把中国和全球化的市场连接在一起,形成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一个有机整合,这个就需要靠互联网的优势去连接。而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球大市场,才能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