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时代,中国智库责无旁贷——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在京举办
2017年1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国内知名智库学者、社会贤达、及媒体界300多位人士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做开幕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主持了开幕式。
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中国在全球治理格局的变化中,需要体现出更大的担当。助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国际话语权成为必然,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代表,其国际影响力的建设成为建构、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路径。本次大会正是在此背景下召开,这是中国智库界首次精准对焦国际影响力主题,亦是中国智库国际化新征程上的节点性事件。
刘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实质性增加,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塑造力和影响力增大,智库所要研究问题的视野和领域也将大大扩展。这就要求致力于不同领域的智库群体,加强联动、沟通和协作,取长补短,促进智库的整体崛起。从而更多地抢夺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思想的国际影响力,让中国模式为全世界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做主旨演讲时表示:“今年5月中国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9月将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我们有一系列多边外交活动,为智库创新话语,引领议程,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中国智库正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而提高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上、提升智库的国际交往能力上;还要善于打造带有中国印记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最后,要努力培养一流的智库人才。”
全国人大外委会副主任、蓝迪智库理事长赵白鸽表示,目前全球正发生三个重大的变化:一是冲突;二是失序;三是发展。这三个要素是相互联动的,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冲突,冲突使各个国家提出新的诉求,需要建立新的治理结构。在今天全球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大动荡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果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全球全方位的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智库应在其中更好去发挥影响力,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国务院参事室交流合作司司长孙维佳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智库应在国际发展的智库大格局中提高站位,随着中国国内政策的外溢效应越发突显,国际格局对中国政策的约束作用也日益明显。国家迫切需要一批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高水平的智库研究来支撑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和合作。因此,中国智库应着眼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和发展战略,对接高标准,找准乏力点,创造新优势。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中国智库跻身于世界一流智库的行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指出,当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验特别有兴趣,希望能够学习借鉴中国的经验,作为智库,我们有责任认真的总结、梳理中国经验,但不能把中国经验总结歪了,不要给人家传播一个歪嘴和尚念的经,要真正把中国经验的精髓总结出来,即不断钻研传统智慧和不断学习他国成功经验的结合,这是中国近年来发展建设的宝贵经验,我们智库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应实事求是做好沟通的工作。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做开幕主旨演讲时表示,世界正在发生着变化,这几年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很说明这个问题,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学习者、跟随者,哪谈得上我们的影响力,我们的话语权?中国智库要担当起构建以我为主的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责任。近年来中国的硬实力增强了,但是软实力还不够,客观的说,当前国际话语权还是西强我弱的格局,因此今天的会议意义重大,智库国际影响力的建构任重道远。”
主旨演讲结束后,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李刚,代表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课题组,发布了《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研究报告》,报告以“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名单为基础,从智库自身产出、活动、建设情况和国际新闻传播等维度对61家智库展开调研,评估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报告通过梳理外籍专家、海外分支机构、国际交流、举办国际会议、外文网站、外文期刊、谷歌新闻结果等7个指标,将61个研究对象按照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分为3个区,其中A区(3900分以上)智库7家,分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国家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报告发布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理事兼院长郭庆旺,中国网副总裁李富根,及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主席李若弘在现场300余人的见证下,联合开启了一带一路网的上线仪式。据悉,“一带一路”官网(ydyl.china.com.cn)旨在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和智库的建议支持作用,全景展现“一带一路”在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经验说明,全球化塑造了中国,中国也塑造了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向媒体介绍说,本次大会希望凝聚业界共识,共商中国智库国际化路径,并为中国的全球化进程献言建策。大会分别以“全球治理与智库建设”、“新型智库与国家形象”、“智库文化与国家战略”为主题设置三个分论坛,并在闭幕式上进一步巩固百位学者一天的讨论成果,由光明日报总编辑杜飞进,前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做总结主旨演讲。此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朱旭峰,人大重阳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将分别在大会闭幕式上发布《中国智库透明度报告》和《“人民币为什么行”智库报告》,这些报告作为研究中国智库国际化建设的注脚,为业界未来如何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智库品牌积极探索、贡献智慧。
赵白鸽:“一带一路”将成为动荡经济格局中划时代的创举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徐祥丽)今日, “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开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蓝迪国际智库理事长赵白鸽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的伟大意义在于,在今天的全球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大动荡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果断引领全球资本全方位的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她认为,“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赵白鸽指出了目前全球局势的三个重大变化:冲突、失序、发展。同时,世界出现了三个重大趋势:一,国际秩序将进入一个较长的崩溃和重组期。全球层面的公共治理或出现巨大的真空,一定程度的冲突和失序成为常态;二,更公正的国际秩序将降临。这一国际秩序将更加符合对等和互利的原则,更加尊重多元化的全球公共领域,更加统筹大多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三,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将发挥重大作用。赵白鸽表示,我们要重申五千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全球提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赵白鸽指出,产生全球影响力,应该举起中国旗帜。英国引领第一次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举起的旗帜是自由竞争,自由市场;二战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竖立了人权、民主自由的旗帜,建立了现有的全球治理秩序;赵白鸽认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应该举起的旗帜,让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拥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并由此形成全球的一个平衡的发展过程。
增强国际影响力,必须要有强烈的经济基础。赵白鸽特别提到了中国将来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的两个要点:一是密切人文交流,因为没有人和人之间的合作,只有经济的合作是没有基础的;二是着力抓好产业园区的建设,通过整个成集团式的走出去的方式,扩展和发展我们在海外所有的产业领域。
赵白鸽:高擎和平与发展旗帜,迎接“一带一路”新机遇
光明网北京1月9日电(光明日报记者张胜、王斯敏,光明网记者张鑫)9日,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在京举办,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本次论坛聚焦“智库国际影响力”主题,发布了《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研究报告》,现场开通“一带一路网”,并将围绕“一带一路新进展与智库建设”“金砖国家峰会与智库建设”等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多位专家进行了主旨发言,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全国人大外委会副主任、蓝迪智库理事长赵白鸽——
从目前全球情况来看,有三个重大变化:冲突、失序、发展。这三个要素是相互联动的,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个国家纷纷提出新的需求,要求建立新的治理结构。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参与和改善全球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这个治理结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治理的全过程。毋庸讳言,我们面临着很多新挑战,同时也有很多新机遇。“一带一路”的伟大意义在于,在今天的全球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大动荡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引领沿线各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将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划时代创举。
所谓产生全球影响力应包括什么内容?我认为首先是举起什么样的旗帜。和平与发展是我们应该高高举起的旗帜,让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这将对全球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将产生广泛吸引力。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密切人文交流,夯实合作基础;要着力抓好产业园区的建设,通过集团式的走出去方式,扩展和发展海外产业领域,让我们的经验更好的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