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曾经回响在丝绸之路上的戈壁驼铃,正被万米高空的闪亮银翼替代。1月18日,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国家部委、外国驻华使馆、各地政府、民航主管部门、军方、科研机构等单位的500多名嘉宾出席论坛,共同商讨如何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军民融合战略深度融合,航空产业如何引领空中丝绸之路的发展等议题,用思想和智慧的火花,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提供智力支持。
论坛上,蓝迪国际智库、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龙浩交通研究院等7家单位共同倡议发起的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规划课题正式启动。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发来书面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主席梁振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理事、秘书长、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龙永图,中国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等出席论坛。
全球连通航空先行
航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陈元副主席向论坛发来书面致辞,并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祝贺。他指出,航空产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参与和推进航空产业、“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等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丝路规划研究中心愿与大家携手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办得更好,为推动航空产业发展和践行国家战略提供融智支持。
梁振英在大会上致辞,他首先介绍了香港航空行业的发展与优势,以及值得丝路国家借鉴的欧洲发达国家航空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丝路沿线国家的航空实现多边开发,将促进区域内航空发展,从而加快商贸往来,推动经济发展。他指出,航空业发展潜力巨大,香港航空业有强大的发展实力和深厚的发展经验,希望香港与内地加强合作,走向世界,共同为国家和世界航空业发展贡力量。
以航空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助于带动我国航空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有助于搭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空中桥梁”,改变沿线国家和地区交通落后的现状,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在前两届论坛成果的基础上,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联合龙浩集团有限公司再次举办“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升华研究成果、广聚行业精英,为空中丝绸之路更好、更快发展建言献策。
龙永图主持圆桌对话嘉宾现场“论道”
著名经济学家龙永图主持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嘉宾围绕“空中丝绸之路与我们的行动”现场论道,主要讨论什么叫空中丝绸之路,如何架设空中丝绸之路,架设空中丝绸之路的意义。第一环节,赵白鸽与原中国民航局副局长、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李军,香港机场管理局总裁林天福,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分办事处负责人居里.拉斐尔(RaphaelGuillet)先生,深圳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广州光大龙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嘉等共同探讨如何“架设空中丝绸之路的桥梁”;第二环节,河南省原副省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大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REITs课题组长、汇力投资基金董事长孟晓苏,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秘书长、原首都机场党委书记李小梅,龙浩集团首席战略师李强,国泰港龙航空公司总裁丘应桦等嘉宾共同论道“航空产业国际化如何落地”等议题。
与会嘉宾主要从机场硬件设施、国际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角度谈如何建立更便捷、立体化的互联互通系统,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观点,高屋建瓴又不失精彩生动,为与会嘉宾开启了一场思想的饕餮盛宴。
空中丝路国际规划课题启动化理念为行动
为促进空中丝绸之路由概念到项目内容的转化,更好地与沿线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接轨,本届论坛上,蓝迪国际智库、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龙浩交通研究院、中国欧盟协会、意大利IDS公司等7家单位共同倡议发起启动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规划课题。
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龙浩交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白松浩介绍,该课题将在遵循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规划总体框架原则下,采用理论研究、调研考察、专家访谈、数据采集、研讨交流、案例验证等研究论证方法,从航空、公路、物流等立体综合交通视角,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描述分析,提出“空中丝绸之路”初步规划与发展方案构想,为政府决策“空中丝绸之路”规划与发展提供合理、可行的参考与指导支撑,为企业参与“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进行项目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决策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建议。
据课题发起单位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松浩介绍,该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空中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航空发展战略、政策、文化及法律分析;沿线航空产业建设现状,可能形成的航空产业规模、市场前景和竞争能力分析;沿线公路、物流园、机场(起降点)、空中飞行信息服务等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现状及发展布局构想;沿线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运行现状及航路航线网优化和规划方案;合作协作模式、投融资模式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分析及应对措施等六大方面。
该课题系统、科学、完整地对“空中丝绸之路”做出具体发展规划和实施路线图,以此为着力点,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把愿景转变为现实,课题的启动和有力推进,将对“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以及交通强国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产融结合促进航空产业发展
在我国通航“十三五”规划等政策出台的背景下,我国通航产业发展迎来春天。金融是产业的血液,是航空产业长远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为促进航空产业发展,扶持行业骨干企业,实现产融结合,基于龙浩集团高瞻远瞩的航空发展战略、雄厚的实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本届论坛现场,光大信托、中国金融租赁、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分别与龙浩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金融机构将为龙浩集团提供包括项目贷款、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结构化融资、拟上市企业直接投资、发债等多元化金融理财服务,支持龙浩集团的基础产业发展,不遗余力地支持龙浩集团发展航空产业,为龙浩集团“1+8+N”全国货运物流机场网络、货运航空、通用航空、低空空中飞行服务系统、航校培训、航空产业园等战略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此外,本届论坛上,河北定州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以及青海通航集团也分别与龙浩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发展航空产业,助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二)梁振英:以多边合作促进航空业发展
2018年1月18日,由蓝迪平台企业龙浩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蓝迪国际智库支持的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论坛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前香港行政长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主席梁振英先生在开幕式致辞。
全文摘录如下:
各位嘉宾,各位参会单位的朋友们,早上好!
今天我很高兴得到大会的邀请,和香港机场管理局林天福总裁,国泰港龙航空公司丘应桦总裁及其他香港朋友们来到北京,参加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
“一带一路”倡议的五个互联互通当中,航空业既是设施联通的主要内涵,同时也可以促进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而航空业的发展更需要各国之间的政策沟通。“一带一路”的本质是国际合作,我想简单地谈两个方面与国际有关的想法:一是促进国际合作,二是香港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首先,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我认为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除了双边航空协定之外,丝路国家之间可以参照欧洲国家成立“欧洲共同航空区域”(EuropeanCommonAviationArea)的成功经验,以多边协定的方式,成立多国的共同航空区域,相互开放航空服务,促进区域内的航空业发展,从而加强经贸和民心相通,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航空是全球性事业,丝路国家的商业惯例、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尤其是机场设计、设施和管理,要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各国的机场发展计划要有务实的发展目标,机场之间要有更充分的统筹和协调,包括枢纽机场和非枢纽机场之间的分工合作。
接着我想谈香港的作用。长期以来,香港是高度国际化和高度开放的社会,香港的国际航空业历史较长,有国际经验和国际人脉的人才(包括外籍人士)较多。香港机场是全球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在五个小时的航程内可以到达世界一半人口所在的区域。目前,超过100家境外航空公司在香港机场营运,当中包括在去年新加盟的13家企业航空公司。香港机场每天约有1150班航班连接全球220个航点,包括去年新增的17个新航点。自2010年起,香港国际机场货运量连续七年世界第一。
这仅仅是香港航空业实力比较明显的一方面。在机场和航空公司之外,在香港与航空业有关的先进服务业也相当发达。首先是航空融资业务。作为亚太航空枢纽和国际金融中心,加上“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香港的航空租赁和其他融资业务突飞猛进,将来还有庞大的潜力。目前本港有3家上市的飞机租赁公司,另有两家上市公司拥有飞机租赁业务。其中,中银航空租赁是总部设于亚洲的最大的飞机经营性租赁公司及全球五大飞机经营性租赁公司之一。
半年前,香港立法会通过了新的税制,宽减合资格飞机出租商和飞机租赁管理商的利得税,吸引航空融资与飞机租赁公司来香港发展,往后在香港订立的飞机交易的实际税率将降低至约
3%至6%。估计未来20年香港在全球飞机租赁业务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18%。为配合这个新的策略,两个月前,香港交易所宣布,准备放宽对飞机租赁企业的披露准则。
在法律服务方面,香港有制度优势,也有出色的航空法律人才。7、8年前,香港城市大学先后成立了海事与运输法研究中心和航贸金融研究中心,开设海陆空运输法课程,教授海商法、运输法和航空法,并推动相关领域研究。此外,香港机场管理局在两年前成立了香港国际航空学院,更与世界知名的法国国立民用航空学院(ENAC)合作,联合开办课程,为航空业培训及培育航空专才。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航空业的发展潜力巨大,香港的航空业有强大的国际联系和丰富的国际经验,同时具备软硬件优势,我希望香港和内地的航空业加强交流,扩大合作,走向世界,为国家和丝路的航空业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三)周伟:一带一路设施联通重要组成部分—“空中丝绸之路”
2018年1月18日,由蓝迪平台企业龙浩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蓝迪国际智库支持的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论坛开幕。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先生发表致辞
全文摘录如下: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由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丝路规划
研究中心与龙浩集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也很高兴见到国家有关部委、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社团积极参与空中丝绸之路的研讨。在此,我谨代表交通部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开展了大量高水平、多层次和富有成效的务实合作。尤其是各国在交通领域的合作更是亮点纷呈,彰显了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重要“先行官”作用。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明确指出,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勾画了“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蓝图。
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是架设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空中桥梁,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全新引擎,对构建陆海空一体化的新丝绸之路意义重大。本次论坛聚焦服务“一带一路”与“军民融合”,研讨空中丝绸之路的发展模莫式,解读国家航空产业发展政策,探索航空产业良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分析低空服务体系的建设前景,主题鲜明,很有特色,对加快形成立体交通走廊、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中提出了交通强国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历史使命。交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行领域和战略支撑,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特色。既要自身强、综合实力世界领先,又要强国家、有效支撑民富国强。归纳起来,就是要建成世界领先、人民满意、有效支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交通强国。
经过几代交通人的接续奋斗,我国交通运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改革开放后的跨越追赶和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交通大国。一是基础设施规模世界领先“, 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500万公里,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港口万吨级泊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等世界第一。二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铁路货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公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快递业务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旅客及货邮周转量居世界第二。三是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沪昆高铁、港珠澳大桥、洋山深水港、北京新机场及南海岛礁建设等一批交通超级工程震撼世界。“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AG600水陆两栖飞机等自主研制的高性能交通装备逐步应用。四是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杌制逐步完善,法规、政策、规划及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出台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网约出租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管理的规章,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首次由中国人出任,中国连续14年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在全球交通运輸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接近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了由“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历史交汇点上,这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起点。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
我们建设交通强国的初步设想,就是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来实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2020年—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进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到那时,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技术装备、行业治理、国际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一带一路”作为全球经济体系建设的重大倡议,得到了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基本要求是由“五通”到建成“五路”,即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五通”之中,作为基础性、服务性的交通运输可以说是建成“五路”的战略支撑和先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服务“一带一路”发展,也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题中应有之意。
我们要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快递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统筹协调境内外项目建设,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扩大早期收获成果,推动国际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速形成,尽快惠及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要鼓励在交通网络的构型和组织形态上有一些新的尝试和创新,考虑将高速公路的路网建设与中低空飞行的通航机场网络相结合,把公路物流与航空物流以及无人机末端送货相结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把原来受技术条件限制只能在陆路和海上行走的交通线路,逐步向空中延拓,努力构筑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立体交通走廊,为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要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航全面合作,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上的区域航空运输自由化,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球民航治理,发展更高层次的国际航空服务体系。打造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平台,促进中国民航标准、管理、技术产晶和服务输出,支持民航机场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航空公司安运营、国产飞机和机场装备、空管设施设备等组团走出去。
我们要深度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铁路合作组织,万围邮政联盟等政府间国际组织框架下的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推动优势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促进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通过及时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与国际规则、沿线国家法律制度的衔接。
女士们、先生们,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衷心希望“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前期工作的坚实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优势,为对接彼此发展战略、推动互联互通、促进技术人文交流、缔结长久友谊贡献交通智慧,分享交通成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迈上新台阶。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