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里研究院与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课题组在京豫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讨会暨课题顾问聘请仪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大卫,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周建,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仇保兴,十二届全国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许宪春,以及来自多家智库、企业、媒体等数十位代表出席本次活动。活动中,赵白鸽发表了《新冠疫情后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演讲,以下为讲话内容实录。


 

新冠疫情是近百年来全球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它促使人类反思自身的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人民至上”,“让每一个人生活得健康幸福,让生命有价值”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


一、抗疫是全球制度的竞争,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抗疫过程中,中国采取了快速、灵活和积极的疫情防控措施,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由此带来的成果有目共睹。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中国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疫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总结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一是得益于强大的制度优势,迅速果断地采取了有效的抗疫方法,即使用了隔离、中医药治疗、疫苗等防控手段;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有力支持,从封城、隔离和全民戴口罩体现了国民的正确选择;三是将现代医学、预防医学与现代信息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紧密结合,提高了防控的效率。


二、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转变理念

1.公共卫生从行业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

目前,公共卫生往往被理解为一个行业(主要指卫生健康)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社会系统的概念。我们必须从行业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让公共卫生回归社会模式。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医疗投入居高不下,且在持续增加,但仍存在包括重大疾病发生增加、健康指标和人均预期寿命下降等问题,原因归结为医疗与健康的脱节。在人的健康影响因素中,单纯医疗的贡献占20%,社会经济因素、健康行为、物理环境等“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则占80%,但很多国家往往把大部分资金投在占比20%的医疗上。由此,国际上提出“公共健康3.0”概念,赋予了公共卫生机构权力,使他们有能力通过社会动员并充分利用数据和资源来解决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这其中包括经济发展、教育、运输、餐饮、环境、住房、社区安全等,在这一转变中,强调公共卫生的领导者应成为所管辖地区的综合性的管理人才,促进公共卫生从行业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

2.从单纯关注人的健康向关注人-动物-环境整体健康转变

近年来,随着新发突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等新型流行性传染病的不断增加,国际社会提出了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理念,人们寻求扩大人类、动物和环境三方健康领域的跨学科合作,要求在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临床医生和兽医等人员之间发起并保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人-动物-环境整体健康的目标。鉴于近80%的急性传染病来自动物,更显现了同一健康的重大意义。

(二)创新技术

当前,公共卫生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将重点聚焦新型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的数字化。(1)生物安全的概念已从生物防御拓展到健康安全,其中应对重大传染病(新发和突发传染病)是核心任务。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背后反映出的生物安全问题可能重塑医疗卫生格局,例如加大对病原检测与溯源、生物疫苗、抗病毒创新药等生物医药技术的重视,把生物技术作为基本盘技术置于国家科技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形成相应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布局,支撑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的建设发展;(2)当前国家对健康产业数据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鼓励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

(三)培育人才

当前我国公共健康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总体数量和质量不足;二是医疗系统和公共卫生系统人才培养相互独立,不利于重大疫情中防控、治疗和科研的紧密结合;三是缺乏综合性人才即医疗和疾控相结合的复合性人才。我们要建立全链条的公共健康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专业认证制度,建立国家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核心知识能力建设,以应对多元化的健康影响因素,加强医疗体系和疾控体系的紧密结合。

(四)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法规没有明确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的具体比重,但在教育领域,规定了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低于GDP总量的4%的政策。稳定公共卫生投入在GDP中的占比,不应成为应对疫情的一时之需,而应将健康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投入,确定基本投入的标准,以求达到良好的长远效益。

(五)增强话语权

中国的发展与抗疫的成功展现了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一个以人民为本,与自然和谐,以家庭为主体的社会,一个以自由与责任共存的公民行为的三位一体的国家社会公民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的强大动力,我们应向世界宣传这一普世价值,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宣传我们当今的社会状态、发展机遇,重构我们的话语权,以激励国民,影响世界,提高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