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7月14-16日,期待已久的第七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将在浙江宁波余姚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确认出席峰会。2020年疫情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前瞻性愈加彰显,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不断推动全球互联互通。赵白鸽主任指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坚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定力,继续携手伙伴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以AI为核心技术的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加速改变世界格局,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不断赋能实体经济,商务部此前提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服务,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数字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赵白鸽主任介绍,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在人才、研究、发展和硬件等方面处于领先位置;中国在AI技术的应用和数据层面具有优势。“这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中国成为绝佳的AI技术的‘试验田’”。
智能制造+一带一路,时代机遇如何把握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之迅猛前所未有,未来,还需更加完整的政策体系,通过减少市场准入壁垒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鼓励扶持人工智能发展。特别是当前各国关注点再次转移到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上,如何利用智能制造在新兴技术产业中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极其重要。
通过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传统企业不断迸发新的活力,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赵白鸽主任看来,数字经济始终是“一带一路”合作的亮点。
2020全球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的强大力量与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国抗疫成功得益于先进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科技力量,疫情防控更是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去年一年里,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机器人迅速投入口罩生产线及无人工厂的运作;配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满足了疫情期间少接触甚至零接触的刚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给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提供了更强大的科技支撑。
去年,赵白鸽主任赴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举办地浙江宁波余姚,考察调研余姚实体经济发展和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剑桥大学生物医学博士出身的赵白鸽主任对正全力进军智能制造领域的舜宇集团表达了充分肯定,并就智慧医疗和智能制造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据了解,舜宇已在智慧医疗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相关产品也得到了各大医疗机构和权威的认可。
历届中国机器人峰会都设有医疗康复机器人论坛,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企业家们直面众多产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分享前言科技成果,推动其落地转化。本届峰会主要内容分为行业交流、引才引智、产业对接、专题活动、展览展示、机器人比赛等六大板块。随着峰会办会实效性的提升,在促进产业对接方面也卓有成效,此前就有企业在峰会现场展览时,直接签下100台外骨骼机器人订单,受到参会嘉宾和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余姚打造智能经济先行示范区,2022智能经济占GDP比重达50%
赵白鸽主任此前还在余姚考察了中意宁波生态园,她指出,要不断巩固和扩大制造业优势,打造更加完备的产业链集群,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更高的站位和视野,融入、服务好国家战略,在国际竞合新形势下做大做强核心产业。
除了跻身“制造强市”外,余姚不断巩固智能经济先发优势,决心创建智能经济先行示范区,明确目标到2022年,智能经济占GDP比重达50%左右。赵白鸽主任在姚考察期间也提出,广大企业要坚定信心,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在品牌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综合施策,争取更好发展。与此同时,她也建议企业树立新发展理念,做强内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市场占有,争取在细分领域提升话语权,努力成为行业“单打冠军”,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解读当前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及相关“卡脖子” 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时,赵白鸽主任认为,把企业发展和国家大战略结合起来;也要大力、扎实发展底层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加优越的创新环境,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构建国家、社会以及企业对于产业发展的巨大信心;此外,政企间沟通合作、对人才的支持和保护、注重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也同样重要。
第七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以“机器智联、赋能万物、合作共赢”为主题,在持续推进“机器人+”赋能百行百业的基础上,强化了“合作”的理念,正如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产业上中下游也是休戚与共,2021年7月14-16日,期待各位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同仁们再次相聚浙江宁波余姚,共同构建产业生态圈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