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四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国内外政、商、学界专家围绕疫情下“一带一路”如何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论坛由复旦大学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关于新型全球治理与“一带一路”的几点思考》的特别演讲。

 

摘要

赵白鸽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所承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是新型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具有包容、合作、创新的重要特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加强国际治理机制建设,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节点国家,以企业为主导形成第四次产业革命驱动的高新技术产业架构,充分整合科技、金融等资源,形成新兴企业联盟和新生代组织;蓝迪国际智库构建了智库、国际、企业、城市四大网络,形成国际企业联盟,愿与各方合作共同致力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在论坛上发表特别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摘编:

在当前这个关键时刻,召开第四界“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论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的主题所探讨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的,而且我们当前所需要的回答关于全球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命题。

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阶段特点。19世纪,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树起了“自由竞争”“自由市场”的旗帜,建立了工业化时代的全球治理秩序。二战以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树起了“人权、民主、自由”的旗帜,建立了现有的全球治理秩序。这个秩序帮助欧盟和北美地区,建立了自由贸易体系,可见这个全球化治理结构有过成功的历史。在新型全球化阶段,全球治理要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个概念其实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当中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表述。它指的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指利益集团的壮大,也不仅是指精英阶层,而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现在这个时代,实际上树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旗帜。有人在问,能够实现和平与发展吗?和平能够使中国取得现在这样的世界地位吗?当然,这存在很多挑战。但我相信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是对这些问题最有力的回答。希望通过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为代表的大国通过其发展进程来形成并体现这种新型的全球治理结构。

在新型全球治理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和案例。共建“一带一路”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而且仍需各国携手努力,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的最大亮点在于它具有“包容、合作、创新”的理念?“包容”是指的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统一朝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实际上,这是全球共同创造的千年发展目标的基本思想;“合作”是指各国不闭关锁国,只让自身发展服务于自身的利益,而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来服务全球。其中,智库将在推进“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做大量工作,落实合作成果;“创新”是指参与国家和地区的科技、资源共享和智力支持,推动新的创新要素和产品的形成。现在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展的时代,已经超越了仅通过能源和简单工业制造获得发展的历史阶段,并面向新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前进。在这一阶段,创新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对科技和经济等各方面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中国不仅仅只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且正在走“包容、合作、创新”之路,创造更多的优秀案例和实践。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地体现了“包容、合作、创新”的概念。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是紧密相连。,没有责任作为合作前提,仅谈利益是错误的;仅谈利益,而不考虑到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命运,这也是不充分的。习主席也明确提出,要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共商、共建、共享”结果的一个体现。

新型的全球化,或者全球治理结构的主体是谁?怎样构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欧盟,形成了以金融、投资、贸易、知识产权、标准、认证认可以及政府开发援助(ODA)。过去的规则或者是管理制度已经使全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重大问题,从而导致了冲突和战争。

值得强调的是,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规则制定等一些潜在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以中医药发展为例,我们非常成功地实现了中药现代化,特别是将丹参滴丸推向世界。但这是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应用了多年经验,来成功生产这一中成药,最后再回到实验室去验证药物的安全与有效性。这个例子说明了我们必须要思考和重构科技规则。这不是说我们反对现已形成的标准和认证认可的方式方法,而是说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有很多亟待发掘、建立的新机制。比如,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数字经济的全套系统。这些科技规制将成为全球治理的关键环节。虽然前面并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我非常骄傲和自信能够实现,因为中国的年轻一代,尤其是80、90后已经发展起来了。

“一带一路”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在“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重要重点关注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一带一路”倡议现在的治理结构,特别是国际治理结构,还是不很明确。比方说,它的机构发展现在并没有很清晰。在这里面,亚投行(AIIB)是发展得最为成功的机构。从它成立开始,就吸纳了很多国际成功经验。“一带一路”倡议到现在已经七年了,这是多边机制下的一种合作。国际委员会的建立、项目和合作伙伴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应该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重要节点国家的发展。大家都在关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现在对“一带一路”是存疑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将是这个组成结构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拥有巨大人口数量的印度、巴西等大国和在南亚、东南亚、中亚、非洲国家等重要节点国家的参与将改变世界。

第三,以企业为主导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框架。现在,中国走出去的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俗称“铁公基”。这些企业大多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根据我们在全球的调查,现在全世界更加关心的是新型经济和产业,通过发展这类经济和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比方说,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巴基斯坦、缅甸、柬埔寨等国家都在问,“有没有可能把中国这方面的经验教给我们呢?”还有很多国家在问,“中国的科技园区做的非常好,能不能教我们做技术和产业的整合呢?”我们不应只关注传统的基础设施,更要关注新型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关注新型的经济模式,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和中青年人参与其中。

第四,要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21世纪的成功者,一定不是资源的拥有者,而是资源的整合者。这个理念适用于国家、机构、企业,甚至对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在智库中是佼佼者,也在进行转轨,更多地关注到企业的发展。蓝迪国际智库非常愿意参与进来,对科学技术、金融及企业进行整合。

第五,要特别关注以新生代为主体的组织。人才是一个主体,没有人才万万不能。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80后到2030年是50岁,90后到2030年是40岁。因此,对整个中国而言,中国给中青年的快速通道不应完全集中在经济方面,给与青年包括政治等各方面的快速通道都是非常重要的。

蓝迪国际智库是2015年成立的,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成长至今。蓝迪国际智库在成立之初,就把企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我们认识到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没有企业就没有发展。因此,对于企业的发掘、培育、推介至关重要。蓝迪国际智库在企业发展方面特别关注隐形冠军、新兴产业和年轻一代、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前,蓝迪平台的394个优质企业当中,有国企央企,也有潜在冠军。蓝迪国际智库聚焦于第四次产业革命,积极挖掘、培育、推介卡脖子的技术以及与民生高度相关企业,这将为“一带一路”提供很重要的企业资源。

蓝迪国际智库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产业、精耕企业,始终坚持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为原则,积极促进国际多双边交流合作。为合作伙伴国、地方政府及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不断挖掘、培育、推荐优质的国内外企业及项目联动发展。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联动国内外“政、商、学”三界的资源整合平台,并建立起完善的智库网络、国际网络、城市网络、企业网络,为新型全球化提供中国方案。未来,蓝迪将以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最高效的多双边合作,最务实的产业实践为抓手,以国内外核心城市、经济体空间为载体,在创造性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中,积极挖掘、培养高层次国际人才及优质企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精神和特色的智库话语体系贡献蓝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