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开启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探索完善全球治理结构的新途径。


 12.jpg

中巴经济走廊(新疆克拉玛依)论坛之“产业对接”分论坛现场图

 巴基斯坦参议员、参议院财经委员会主席、前投资委员会主席、前财政部副部长萨利姆曼迪瓦拉在主持 8 11 日中巴经济走廊(新疆克拉玛依)论坛“产业对接”分论坛时如上所说。产业对接”分论坛作为中巴经济走廊(新疆克拉玛依论坛的重中之重,凝聚了来自能源、制造、农林牧渔、信息、通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贸易、文化、医疗、房地产、金融、纺织家居、矿产、港口等 15 60 余家具有较高国际合作资质的中方优势企业负责人参会,更吸引了巴方重点企业领袖前来促成项目对接与合作。

萨利姆曼迪瓦拉介绍,中巴两国有着全天候的传统友谊和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对华友好是巴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巴友好深入人心。

巴基斯坦拥有 1.97 亿人口,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国,2012-2013 财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368 美元,市场潜力较大。由于巴基斯坦经济尚不发达,投资合作前景广阔。巴基斯坦以农业为主,工业中纺织业是最重要的行业,其次为食品加工业,近年来工程、机械、电子、汽车、化工等行业也逐步发展。在地区优惠政策方面,巴基斯坦政府鼓励外国企业到出口加工区和特殊经济区投资设厂,各工业区政策比较灵活。

中国商务部五矿化工商会会长陈锋认为,“我们共同推动中巴产业合作,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真实体现,尽快取得早期收获, 实现互利共赢,将为周边国家与中国共同发展树立典范。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在‘一带一路’ 建设中正发挥着巨大的价值和贡献。”

跨越发展,推进战略合作

 分享改革发展经验,输送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强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建设,加快交通、能源特别是信息产业等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推动中巴经济走廊跨越发展的理念受到中国和巴基斯坦政府部门、企业、智库、社会组织的广泛欢迎。“中国发展的经验与模式既能为巴基斯坦提供范例,也能为中巴产业合作带来持久红利。”作为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园区负责人的鲁巴集团主席夏费萨尔对中巴产业合作充满期待。萨利姆曼迪瓦拉参议员表示,“未来国家发展应与国民收入增长同步;物质文明建设应与社会、文化建设同步;在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百姓生活条件应得到明显改善。巴方期待学习中国,少走弯路, 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于跨越发展,中国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深有同感。作为一个从负债 23 万借钱无门的小工厂,到今天的世界五百强,特变电工是跨越发展的典范。张新董事长的自述故事在此次论坛上广为传播。其中写道:“首先要感恩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才有了我们实践和创造的平台,才有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是工业强国的梦想,才有了我们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体系,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机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伟大决策, 有了我们重大装备制造业和民族工业的振兴。”

巴基斯坦是个电力紧缺的国家,天天都要拉闸限电。据巴媒体2013 年的统计,伊斯兰堡、拉合尔、卡拉奇等大城市,每天限电时间

8 小时;广大小城镇和农村,限电时间则在 10 小时以上。无论是在政府机构、城乡民宅,还是大型商超、企业车间,常遇停电一片黑暗,瞬间响起自备发电机声,光明始得恢复。当地官员和居民对此习以为常,自备的发电机和蜡烛随处可见。特变电工承建的巴基斯坦 100 兆瓦光伏电站是世界上最先进、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高质量的清洁能源示范工程,创造了人类新能源项目建设史上的奇迹,将实现年发电量超 1.5 亿度。运行以来,每

天为旁遮普省提供 50 万千瓦时清洁电力,迅速高效地缓解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直接惠及巴基斯坦人民,为旁遮普省及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投资环境、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改善。

    谢里夫总理在该光伏电站竣工仪式上感慨说:“今天,我从直升机上俯瞰整个电站,简直就是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洋。”他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友谊工程,将为巴基斯坦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将增强中巴两国能源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在“装备世界”方面,依托在绿色节能输变电领域全球领先的技术,特变电工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中国电力建设的成功经验与世界进行分享。公司已为美国、俄罗斯等 60 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绿色环保、智能科技、可靠高效的能源装备和系统集成服务。特变电工还把节能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电力建设技术和经验输送到全球各地,有效地降低了电力输送的成本,提高了能源转换利用率,降低了从事者的劳动负荷和强度,实现了电网和电源的稳定运行, 造福了当地民众,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始终走在 科技发展的前沿。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电科国际与巴铁兄弟在多个 领域开展合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巴基斯坦的国防工业建设、经济发展与民生工程做出贡献,向巴基斯坦输送高级技术与工业研发、生产能力。比如,2008 9 月在中巴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双方签署了预警与指挥系统项目,由电科国际向巴基斯坦出口 ZDK 型预警机, 用最先进的科技能力提升巴基斯坦的国防能力。

在多个国际项目中,电科国际结合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电科国际热切地期望,以科技为先导,以智慧城市为载体,为中巴人民带来更加安全、智慧、便利的生活。

电科国际工程一部总经理宋剑平说,“中国不仅是在境外合作中开发当地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中国输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来先进的装备,培训各层次人员,促进巴基斯坦人力资源的发展。

电科国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2011 年电科国际邀请巴基斯坦青年代表访问北京、上海两地,加深两国青年间的交流与学习;带领巴基斯坦的精英青年们访问电科国际总部,通过高科技系统与产品的展示,为巴基斯坦青年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