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西宁918日电(记者王金金)


18日,在青海省召开的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蓝迪国际智库咨询会中,与会专家立足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 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对青海省今后的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表示将生态价值转变为绿色经济,未来青海大有可为。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境内黄河干流长度1694千米,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达264.3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径流量的49.4%,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

 

如何将生态价值转变为金山银山?立足青海重要的生态地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席黄奇帆在作《以国内外双循环促进青海地区可持续发展》主旨报告时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未来青海经济可在清洁能源、文化旅游、大数据处理中心、滴灌农业、水资源五个方面趁势而为。

 

关于青海省在今后如何做好新型产业与人力资源开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鲁昕表示,青海绿色产业优势明显,但产业发展需要人才,青海省还需着力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青海的重大潜力和特色,是青海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先天优势。

 

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蓝迪国际智库咨询会由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主办,蓝迪国际智库、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政府办公厅承办,中国经济信息社提供智库支持,旨在集聚专家资源、为青海省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构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新格局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