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2019年6月17日上午,在2019中巴经济走廊高峰论坛召开的前夕,蓝迪国际智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蓝迪讲堂第二讲,主题为《提升中巴项目合作能力,助力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我国开展“一带一路”倡议项下6条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中国和巴基斯坦都非常重视。蓝迪国际智库与2015年联合新疆克拉玛依市打造的“中巴经济走廊克拉玛依论坛”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项目对接、投资推进和贸易往来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
6月20日,“2019中巴经济走廊高峰经济论坛”将于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召开。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博士将率队前往,是将历时近5年的中巴经济走廊克拉玛依论坛项目在更高一个平台的延续,凝聚了蓝迪人的深厚情愫,和对“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深厚感情。
2016年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海军司令、我国驻巴孙卫东大使陪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主席赵白鸽博士出席瓜达尔港海军保卫部队建成仪式
为使本次论坛蓝迪平台企业和巴基斯坦的企业形成良好的对话、更好的促进“C to C”(国家对国家)、“T to T”(智库对智库)、“B to B”(商业对商业)有效对接,实现更大维度的合作达成,切实进一步促进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赵主任发起了蓝迪企业群中巴之行探讨。
根据蓝迪平台新闻专家孟令娟于4月25日发布的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扎曼采访内容。看到三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现象: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商务参赞 巴达尔·乌·扎曼
首先,扎曼参赞在一年半的中巴商贸洽谈中,大小2000余场次(我认为这个数据需要再进行一下考究,因为一年365天,就是两年全天午休,也到不了2000余场次),成功的贸易和项目是稀少的。
其次,作为农业大国的巴基斯坦农产品主要出口是中东地区,对于农产品需求巨大的中国,因检验检疫的不达标,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农产品非常稀少。
再次,在中国发达的电子商务中,跨境电商中淘宝、天猫电商平台鲜有巴基斯坦的农产品,而这些都是让巴基斯坦商务参赞扎曼为之困惑和不解的地方。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蓝迪平台不只是报道和传达这样一种现象,而是需要以蓝迪视野、蓝迪思考和蓝迪声音,诠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效解决路径和未来可期愿景。
结合蓝迪国际智库主席赵白鸽博士近期一些活动和发表的观点如,提出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支撑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认证认可促进贸易便利化,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创新科技产业化,还有即将举办的中巴经济走廊经济高峰论坛等活动期许和展望。我作为蓝迪平台质量协调人,将上述扎曼参赞的困惑和赵主任的观点相结合,进行一下分析,为即将出访巴基斯坦的蓝迪平台企业在本次高峰论坛上更好的以国际合规性、高质量发展理念有效促成更多的项目落地成型提供参考。
首先,就扎曼参赞提到的一年半近2000场中巴商贸洽谈活动,频次如繁花似锦,而成果之路寥寥、漫长……之所以,谈的很尽兴、做起来很波折,这里王子海总经理讲的非常好,巴基斯坦本国市场经济、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了中方中标企业、或与巴方的合作项目存在取消合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为项目的落地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点,是需要在本次论坛上以合适的方式如,在“T to T”层面进行必要的交流,提出降低或杜绝此类投资情况出现频次的良好解决路径;再有,就是我们国家前往巴基斯坦投资与项目合作的企业,需要对巴基斯坦本国的产业优势、人文习俗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前端诉求着眼、着手,而不是以“中国国内先进”,所以巴基斯坦也同样需要去看待投资和项目合作,因为巴国目前的工业基础和社会购买能力是完全不同于当前中国的(这里说一个旁白,我在半个月前非洲考察时,非洲电视台播放着“英语+日语字幕+日本动画元素+非洲故事”的动画片,文化随风入夜、润心无声模式,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这是一种文化铺垫)。我们一定要带着国际质量合规性(NQI)模式和理念,和巴基斯坦精英管理层去谈,不是简单的有钱任性,不是在中国项目做得很好就想当然的认为一投资、一合作,在巴基斯坦就会“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不以法律、税收、金融、国际质量合规性(NQI)、产业迫切度、以及巴基斯坦相应的产业基础和国情现状等核心要素为关综合前提,2000多场洽谈,只是一次次联欢……
其次,就扎曼参赞提出的巴基斯坦作为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对中国农业产品的出口大国,其中检验检疫通关无法满足中国的标准要求是重要的困难和瓶颈。这其中的核心是巴基斯坦农业种植和养殖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标准”不熟悉导致的。标准,不只是一种形式,也不只是支撑通关检验检疫的一种规则,它更是影响巴基斯坦农业种植和养殖农事过程和形成良好农业规范的基础,尤其是根据进出口中国标准,要做好在巴基斯坦养殖和种植投入物管控,如种植业的肥料使用(是否重金属超标)、如农业使用(是否高毒不易分解、释放的低价、高残留农药等);又如在养殖的过程中,投入了抗生素、饲料中的激素等超标,亦或是在养殖过程中,对寄生虫、菌群管控以及携带传染性细菌,或有害微生物疫情等,都将是导致巴基斯坦农产品(种植和养殖,或海洋捕捞类)无法顺利通过中国海关检验检疫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瓶颈性问题。同时,就开展对中国农业初级品,以及食品和食品相关品进出口的企业,必须得到中国海关(以前在国家认监委注册部食品一处和二处,因大部制改革、机构职能调整此项职能已经整建制划拨给中国海关)涉及农产品(含食品)进出口企业的备案制,在目录里的企业,且进出口的商品在册,才能开展相对应的进出口贸易,电商也不例外。因此,这个政策需要企业了解并践行,方可从事农业初级品(含食品)进出口贸易,其中与标准也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标准,不只是支撑检验检疫、认证的关口性技术条件;更是影响投资、项目实施、贸易全产业链的内生制度。一个国际质量合规性(NQI)的有效理解和应用,贯穿于一个项目的始终,是基于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和构建产业生态,进而对接贸易合规性的全过程产物,只有这样理解、制定和应用标准,标准才会具有国际战略意义。
因此,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扎曼的困惑,不只是中国海关检验检疫的临门一脚的困惑,而是标准应用后追溯,对巴基斯坦产业链,进而对农事活动的全系列影响的不明确导致的。这也是未来我们投资巴基斯坦农业项目时,必须全产业链审视国际质量合规性(NQI)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标准是其重中之重的环节。
再次,就跨境电商而言,中国在积极推进线上建设的同时,也在线下积极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含关税结算),除了新疆伊犁州奎屯市的亚欧国际商贸中心(蓝迪平台企业张宏萍总建设),还有喀什、乌鲁木齐等类似的国际商贸交易中心。之所以巴基斯坦的产品在中国跨境电商上鲜见,除了进出口检验检疫的问题之外,还有跨境商务电子支付的渠道未搭建。目前,我国的腾讯微信支付,以及阿里蚂蚁金服的支付宝支付,都未与巴基斯坦进行有效的银行和官方备案,导致跨境支付的困难,目前蓝迪质量协调机构北标研已经得到蚂蚁金服标准方的充分沟通和合作意愿,致力于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系列标准国际化开展积极联合合作与研究。
这些内容,都是制约巴基斯坦,进而是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在中国电商平台跨境交易受制约的隐性环节,需要我们的活动和会议,在把握这些隐性瓶颈和掣肘环节后,形成会议的针对性洽谈,和靶向性邀请,积极、有效、务实的促成多方对接洽谈,解决症结性问题,困难才会迎刃而解。
2016年蓝迪国际智库中巴经济走廊克拉玛依国际论坛
蓝迪讲堂第二期,也是“蓝迪质量说”首场SHOW。
蓝迪质量分析说,是基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形成一种产业链项下多行业融合,“跨界云”式的创新说模式。结合产业、区域、多元素融合、国际质量合规性等要素,结合蓝迪平台企业对国内、国际质量发展困惑的一档“速答栏目”。
蓝迪国际智库质量协调机构北标研科发中心,是国内首家第三方综合高质量发展事务机构,结合近十五年质量领域的工作积累,可实现对我国质量领域法律、政策、管理、技术和国际质量合规性全方位快速解读,并全方位拉通国际质量合规性(NQI)内在要素,依托强大的综合研究背景,强大的质量整合能力和独居特色“不跟随”创新风格,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国际产业和区域规划,提供高质量发展服务的创新机构。
互动部分
孙小蓉:感谢赵白鸽主任和谭老师的精彩分享。兰丁高科希望通过本次交流,能从简单、双方互补和受益的事情做起。大事做不了,做点小事,以实际行动回报蓝迪平台给我们的机会。
赵白鸽主任:首先,孟东军、孙小蓉、徐文清和黄宁宁的参与,它们分别代表浙江大学,代表兰丁高科,代表蓝迪秘书处和国浩做了一个很好的反馈。《蓝迪讲堂》第二讲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对中国企业进入巴基斯坦合作的系统分析。我要补充几个观点,第一,对巴基斯坦认识问题,很多人都认为相对落后的国家没有做生意的机会,特别是对南亚和中亚及中东地区,这个看法是不对的。其实中国企业对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应该是谨慎布局,比如,巴基斯坦将近2亿人口,比起西方国家的50万,100万人口,巴基斯坦经贸合作应该是充满机遇。第二,关于能力问题。中巴双方都缺乏能力的培育,中巴合作需要政策与产业链的分析和补充。巴基斯坦人才的能力培训,如缺乏分析、政策缺失及金融手段的缺失。第三,新兴技术的使用,如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都是给中国企业与巴基斯坦合作带来机会的。特别是与巴基斯坦市场经济匹配的政策、法律、金融、各项标准及认证认可,中国企业都可以“走出去”与巴基斯坦很好的合作。
王育武:我认为在跨境商业合作中,仲裁与保护机制可能是企业自己无法建设,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黄宁宁:非常同意赵白鸽主任对巴基斯坦的判断,在巴基斯坦投资要有耐心和韧性,同时要有足够的准备。我们帮助国内交易所收购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是中国资本投资巴基斯坦的典型案例。
王子海:刚才听了,谭晓东的演讲及赵白鸽主任的点评,深有同感。一方面巴基斯坦市场巨大,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但另一方面,由于法律、税务制度、文化、风俗的不同,巴基斯坦也是最难做的市场之一,所以要有耐心和技术性。我的体会是
一、要对信息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进行深入研判。政府经常在发布招标信息后,又取消,甚至宣布中标后,再取消。所以,企业在投入精力和人力投标前,要预判,要研究世行、亚行以及巴基斯坦的年度预算中这部分资金能否到位,被反对党否决的可行性有多大,然后再决定,不要轻易信当地代理的忽悠。
二、注重企业间的合作,不要把重点放在政府项目上。
三、要切实了解当地的需求。我们所做的名创优品项目,2年的时间,开店55家,在没有做任何宣传推广的情况下,一跃成为巴基斯坦最为成功的时尚零售品牌,因为我们把握住了巴基斯坦对质量和价格高度性价比的迫切需求。四是要结合国内企业优势,策划项目,来寻找巴基斯坦可以能为之合作的公司,不能坐等上门。比如山东恒联的项目,巴基斯坦是空白,我们策划项目建议,寻找大企业合作。我们团队始终保持着对巴基斯坦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研究,国内有需求,做到第一时间可以筛选。五、建议走合资的路子,双赢,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