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亮的五星红旗、精装的毛主席照片、中国传统山水画屏风、与习近平主席的合影……走进巴基斯坦参议员、巴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穆沙希德·侯赛因的家,最先看到的就是这些具有中国元素的物件。在中巴建交70周年之际,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侯赛因,记述他与中国的不解情缘。


巴基斯坦参议员、巴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


  与中国的特殊缘分

  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在此期间向巴基斯坦友好人士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侯赛因就是获此殊荣的其中一位。与其他获奖人不同的是,侯赛因与中国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少年时期。

  1966年,刘少奇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时,侯赛因就作为青少年代表向刘主席献花环,那是他第一次接触中国领导人。“刘主席乘坐的汽车刚到街道上,就被早早在两旁等候的民众围得水泄不通,欢呼声、鼓掌声震耳欲聋,我从未看到过这番景象。”侯赛因说,“这段经历燃起了我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一直持续至今。”

  一台小型的短波收音机是侯赛因最早了解中国的窗口。“上学时,我每天都收听广播,有一次偶然发现了北京广播电台,后来我四处搜寻与中国相关的读物,比如《北京评论》、《中国画报》、《中国建筑》等,这些都是我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素材。”

  除了自学,侯赛因还先后在学校成立北京广播电台听众俱乐部和巴中青年友好协会,希望能够向更多人传递中巴友谊。从1970年以协会主席的身份第一次去中国,至今侯赛因已往返中国90余次,一直通过各种不同的身份致力于中巴友好事业。

1972年4月,侯赛因与姐姐参观长城(受访者供图)

  从2009年成立智库巴中学会,2012年创办中英文双语杂志《友邻》,展示两国的艺术文化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到2015年开始举办每年一期的中巴经济走廊媒体论坛,2019年建立中巴经济走廊资讯网站CPECInfo.com,再到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时,积极推动巴参议院通过支持中国抗疫的决议......侯赛因推进中巴友谊的步伐从未停止。

巴中学会组织穆斯林文化和儒家文化交流节(受访者供图)

见证中巴友谊升级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我们在1950年1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次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6年,周恩来总理第一次访问巴基斯坦,那是中巴两国高层互访的开端。”侯赛因告诉记者。

周恩来总理曾四次访巴,1964年周总理第二次访巴时,亲手栽下了第一棵中巴友谊树。此后几乎每一位到访的中国领导人都会亲植一棵友谊树。70年里,在两国领导人的培育和关切下,一株株中巴友谊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在周总理之后,我们迎接了更多中国领导人,见证中巴关系在两国高层的密切往来下不断迈上新台阶。2015年,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将中巴关系推向高潮。”侯赛因说。

201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中国与巴基斯坦发表关于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目前巴基斯坦是中国唯一“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什么是‘全天候’?‘全天候’意味着不管任何时刻,无论世界和地区局势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坚如磐石的中巴友谊。”侯赛因表示,“在巴基斯坦,各政党尽管政见不同、立场不一,但是对华友好这一点却是所有党派的共识,中巴友谊早已超越了党派内部矛盾。”

“全天候”、“铁哥们”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侯赛因说,2015年前后,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巴基斯坦投资,但是中国却伸出援手。正如俗话所说,患难见真情。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51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其中30多项涉及中巴经济走廊。这是中国对巴基斯坦人民、对巴基斯坦的未来投下的信任票。

穆沙希德·侯赛因(一排右三)参加中巴经济走廊政党共商机制第一次会议(受访者供图)

希望中巴加强治国经验交流

1970年,侯赛因第一次来中国,在他的印象里,“当时的中国还不太发达,甚至比不上同时期的巴基斯坦”,但是短短几十年时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铸就世界扶贫史上的奇迹。

“在长达5000年的历史,只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供了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各项人权,通过大力发展经济使中国人民免于匮乏和饥饿,享受幸福生活。”侯赛因说,“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力和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