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名誉会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沙祖康在会上发表主旨发言
9月28日,在湖南省湘潭市召开的第二届潭商大会暨蓝迪国际智库咨询会上,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名誉会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沙祖康表示,用科技创新赋能湘潭的传统制造业,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是湘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沙祖康认为,当前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因此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加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在面临百年大变局的今天,湘潭如何创新发展,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协同发展,沙祖康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是创新智能制造,紧抓“双循环”战略关键。“双循环”必须有主有次、有主有从:内循环是基础,是根本,是战略基点,某种程度上是被外循环受阻逼出来的,也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外循环则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华为的遭遇给我们再次提了个醒。核心科技买不来,只能靠自主创新,而企业则是创新的主体。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这也是湘潭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其次是促进“一带一部”与“一带一路”的有效结合。湘潭可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培育开放产业,做强实体经济;优化政务服务,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开放环境和营商环境;创新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的方式和路径,建设对接融入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平台,拓宽渠道,为企业提供“走出去”的良好环境;完善对接融入机制,政府统筹引导,助推企业“抱团出海”。湘潭的工程机械、钢铁、矿山设备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与“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的需求有着天然的互补性,湘潭企业可以盯紧“一带一路”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最后是聚潭商力量,助推产业升级。湘潭素有“金湘潭”美誉,潭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活跃力量。汇聚潭商的力量和资源,可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文化科技产业,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湘潭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创新发展理念,搭上“新基建”发展快车,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同时,政府也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第四次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新兴技术和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提升行业发展空间和发展质量等。
“创新智能制造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协同发展”蓝迪国际智库高层咨询会与会嘉宾合影
据悉,本次会议由湘潭市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联合主办,蓝迪国际智库承办,旨在为湘潭市进一步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协同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供智力支持,以实现湘潭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