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是一种能力,专注,是一种态度。 为做好2019宿州降解农膜新产品项目生态地膜技术服务,5月6日至10日,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团队再次来到安徽宿州,通过对宿州市各项目实施区域应用情况评估,生态地膜降解效果符合预期。

泗县全降解生态地膜示范面积共计1.5万亩,其中金丝绞瓜种植面积3000余亩,主要集中在草沟镇、屏山镇、黑塔镇,为泗县金丝绞瓜种植扶贫基地。

草沟镇秦桥村金丝绞瓜全降解生态地膜应用面积500余亩,分为露天和拱棚两种种植模式,均采用机械覆膜。

拱棚金丝绞瓜覆膜时间为3月中旬,生态地膜机械拉力及使用性能良好,与普通地膜无明显差异。

金丝绞瓜整体长势良好

随着气温回升,拱棚已撤除,金丝绞瓜对地膜保温保墒效果需求降低,目前整体长势良好,绞瓜正值授粉结果期,再有1个月将进入收获期。

金丝绞瓜处于结果膨大期

当前全降解生态地膜已出现开裂现象,手撕成片状,拉力明显下降,对绞瓜正常生长发育无影响,地膜降解符合预期效果。

拱棚金丝绞瓜生态地膜开始开裂

露天金丝绞瓜覆膜时间为4月中旬。当前,金丝绞瓜处于苗期,长势良好,对地膜保墒保湿性能要求较高。

露天金丝绞瓜整体长势

经技术人员现场评估,生态 地膜 拉力及保墒保湿性能良好 , 无开裂等降解现象,能够满足当前露天绞瓜正常生长需要, 符合预期 设计 。

技术人员与基地负责人现场沟通

灵璧花生作为灵璧县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全降解生态地膜示范面积共计 1.5万 亩,于清明前后机械覆膜,覆膜拉力性能良好。

花生整体长势

目前花生全部出苗,长势良好,生态地膜机械拉力无明显变化,整体完好,符合预期。

灵璧县娄庄镇花生生态地膜应用情况

伴随着后期降解的发生,生态地膜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增加土壤透气性以及雨水的渗透,还有利于降低花生果腐病的发生,对花生的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花生收获后,可解决花生秧残膜污染导致作为饲料使用品质下降问题。

生态地膜与普通地膜收获后对比图

2019宿州降解农膜新产品生态地膜项目是安徽省残膜污染综合治理示范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生态地膜新技术示范推广,解决宿州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推动宿州农业生态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引领安徽省乃至全国残膜污染治理的新样板。

01

全降解生态地膜

1.性能优良

在机械拉伸性能、保温保墒性能方面与同规格普通地膜完全一致,可满足各种机械化作业要求。

2.按需定制

产品可根据不同区域、作物、气候环境以及栽培模式的差异提供定制式的产品及技术服务,可为作物生长提供最有利的生长环境。

3.完全降解

产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完全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土壤有机质,生态环保。

4.节本增效

与同规格普通地膜相比,减少地膜用量20%-50%,节省残膜回收成本60-90元/亩。

5.提质增收

适时降解,为农作物提供有利环境条件,有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完全降解,有效保护耕地质量,实现作物增产稳产,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