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迪国际智库专家 赵白鸽、朱嘉明

在人类历史上,技术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数字经济的早期阶段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得以启动;进入21世纪之后,数字技术不断地给经济发展注入着全新动力,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目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支持全球经济的新引擎,展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2016年杭州G20峰会发布的《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将数字经济界定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 chain)、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互联网(Internet)都属于ICT技术,我们简称为“ABBCI”,这些技术有了更大的理论创新、技术迭代和能力突破,属于新兴ICT技术范围。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数字产业化即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讯业、软件服务业、互联网业等逐渐发展成为重要产业。产业数字化即一、二、三产业的企业利用“ABBCI”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的过程,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

2016年杭州G20峰会后,全球诸国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优先发展事项。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以来,每年均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再次强调了要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了各领域数字化的优化升级。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具有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全面创新。数字经济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可以覆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并且在城市和乡村同时发力,有助于城乡互动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数字经济深入生活服务,可以通过改变医疗、环境、交通等改善人民生活。以陕北黄土高原的清涧县为例,其通过抢抓新时代互联网机遇,对数字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进行了有效探索。清涧县于2019年11月成立了爱豆科技公司,其主要承接两方面业务:一是人工智能数字标注方面,国内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一些基础性的数据积累和标注工作就在清涧完成;二是网络客服方面,淘宝、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在云端的客服,清涧人也能胜任。目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爱豆科技公司全职员工人数已达到了170人,兼职员工人数已达到了81人,人均月薪已超过3000元,使其成为了全县用工规模最大的企业。

从清涧县的实践经验来看,发展数字经济产生了三大影响:一是通过探索产业新路子,破除资源劣势,实现了弯道超车,分享了新经济成果;二是扩大了家门口就业,带动群众增收,巩固了脱贫成果,特别是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得到了更加平等的机会;三是通过搭建年轻人平台,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同时在陕北山沟沟里开启了一扇新窗口,引导了观念的转变,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可能。数字经济展现了广阔的空间,可以将东部新经济产业和西部劳动力就业连接起来,先富带后富、共同奔小康。第二,技术聚合。数字经济堪称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其技术动因是由电子计算机作为基础衍生的系列技术,其系统性更强,聚合性更明显,“ICT”和“ABBCI”所涉及的每一项技术均表现出很强的聚合性。第三,低碳环保。以电力为原始动力的数字产业本身就具有显著的低碳性,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也可以很好地降低甚至消除碳排放,所以数字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第四,普惠大众。当前,数字技术已相当成熟,具备了低门槛和低成本两大特性,可以激励广大企业迅速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面向广大民众消费需求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并通过数字金融等方式惠及民生,使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好处。

发展数字经济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都将发挥出巨大作用。首先,形成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国家竞争能力。发展数字经济,提高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完成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扩大数字经济领域就业,说到底,就是有效地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在未来的全球竞争能力;并且,数字经济能够迅速地在东中西部地区同时发展,有助于促进要素流动和集聚,推动区域和城乡经济平衡,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实现。第二,促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增进就业。在数字经济的聚合性作用下,数字技术创新具有相当的广泛性,从而可促进“大众创新”,并有效推动企业管理的全方位管理和组织形态创新;同时,产业数字化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为大众提供广泛的创业机会,并将改变传统的就业结构和形式,有效扩大就业。第三,改进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生活。

数字经济的低碳性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工作意义重大,有助于创造美好环境;数字经济的普惠性有助于广大民众提高收入,降低生活成本,从而有效提升生活品质;数字医疗、数字服务等更是深入与民众切身相关的各个领域,可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有效支撑。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具有着全面性、聚合性、低碳性和普惠性四大特质,与社会的数据整理和社会契约有着互动关系,有助于建立全方位的信任环境,但我们也需要警惕并关注在数字经济推动社会转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和问题。

一是新的“数字鸿沟”风险。在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人群技术知识水平存在差异,一些数字化产品应用难以快速覆盖到每一个人,难以获取和掌握这些新应用、新知识的群体,特别是高龄老人、低学历人群、相对贫困的人群,与社会的“疏离感”反而会加剧,形成新的“数字鸿沟”。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数字化“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帮助。

二是“信息茧房”强化的风险。科技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对社会的控制也在加强。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占据优势的超级平台,可能会出于扩张市场、加强垄断等自利而非公益的目的,对数据和算法进行筛选控制,只向公众提供他们想让公众获得的信息,甚至操控公共舆论,强化“信息茧房”效应,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偏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群体极化,诱发社会对抗与撕裂。因此,我们也需要审慎地确定数字化在“赋能”与“控制”之间的平衡点。

三是“隐私管理”的新挑战。随着数据资源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如何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同时,保护好数据资源中的公众隐私信息,对于整个社会,特别是我们的政府治理,是一项新挑战。一方面,数据颗粒度越来越细,另一方面,数据集成度越来越高,对公众的“精准画像”可以让个人隐私暴露无遗。我们必须为数据资源的使用划定更加明确的界限,以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可控,使用适度适当。同时,也要对公众的感受与反馈保持关注和回应,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当前,信息和通讯技术(ICT)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我们对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在合法性和合规性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以确保数字经济在继产业革命之后产生快速的、科学的发展,同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总之可以预见,数字经济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其能够通过促进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缓解发展不平衡,缩小贫富差别,助力改进广大民众的生活品质,创造美好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