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服务城市治理体系建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信息协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蓝迪国际智库,通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开展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和案例研究,形成了权威、专业的《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新华财经独家发布“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发布会”专家观点。
新华财经北京8月19日电(经济分析师李连敏)18日,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玉在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信息协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蓝迪国际智库举办的“《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发布会”上表示,数字治理归根结底在于切实解决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强化数字治理、打造智能政府,让城市治理站上“云端”,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图为朱玉在“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发布会”发言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众多领域成为数字新技术的实验场、新模式的练兵场、新业态的培育场。”朱玉说,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也得以加速,新理念与新模式层出不穷,新技术与新应用在不断涌现,政务服务从业务的数字化向组织数字化,从单一部门的创新向跨部门协同创新的顺利转变,构建新时代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与公共服务的一个新范式。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数字作为一种数字存在,已深深地嵌入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已成为当前时代最为重要的标签之一。数字化不仅深刻地促进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革,也显著改变着社会的运行方式和效率,客观上需要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作出适应性的变化。朱玉表示,当前我国面临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目标要求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选题,也成为各级政府面对着现实的课题,谋划未来发展的一个利器。
朱玉强调说,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作出适应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技术重构了智慧型的政务体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对全球治理、国际竞争、经济运行、产业发展、社会生活等产生深远影响,也为城市治理提供了跨越化发展的历史契机。其次,新的数据引领着智慧型的公共服务创新。数据的有效利用将引领城市治理从功能的信息化向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治理的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并且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优化国家治理的环境,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后,新的平台助推公共型的政务融合。目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已试运行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平台瞄准三化,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一盘棋,为企业添动力,让群众更省心。
“数字治理归根结底在于切实解决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人民满足是衡量服务成效的一个砝码,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推动政务一体化、服务渠道的有效融合,为便捷高效的政务协同和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人民提供更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实实在在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朱玉说,建议通过创新政务服务的方式、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手段、完善社会治理的科学支撑等,强化数字治理、打造智能政府,让城市治理站上“云端”,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